close

請問一下百貨公司的歷史??
和百貨公司的發展什麼??

謝謝....急







  • 2009-03-15 20:38:06 補充


    請問一下那個奪命可樂
    你回答的是百貨公司的歷史還是發展??

    那個★謫仙★




  • 2009-03-15 20:38:46 補充


    你回答的是百貨公司的歷史還是發展??




  • 2009-03-15 20:54:04 補充


    那個★謫仙★
    還有我想知道百貨公司的購買年齡層

    謝謝




  • 2009-03-16 21:47:09 補充


    那個★謫仙★
    那個是購買年齡層嗎??





  • 百貨公司的發展簡史

    由於台灣的百貨公司以台北市最具規模,且具代表性,因此以下就台北市百貨公司的發展過程詳述之。在研究台北市百貨發展史之前,首先將台北市商圈的區域背景劃分,以便深入的研討。台北市的商圈區域分法,大致上分為東、西、南、北及中區,中心點以台北火車站為基準。

    目前百貨商區發展以西區、中區、東區等為主體,分配圖形如下,共計16家(以1992年為基準)。

    東區:

    太平洋崇光、中興、環亞、統領、遠束(仁愛店)、先施、永琦(敦南店),共計7家。

    中區:

    欣欣大眾、力霸(南京店、永琦(南京店)、東光、新光三越,共計5家。

    西區:

    遠束(寶慶店)、力霸(衡陽店)、豐群來來、今日(峨媚店),共計4家。從台北市百貨產業和五大區域商圈的淵源來探討,大致上可將台北市百貨產業的發展史,溉略劃分為六個時期:

    初創期:1970年以前,北市百貨興起期。

    成長期:1971一1978年間,百貨如雨後春筍般地投入,在這時段內,國內百貨已直接從國外引進經營技術。

    整合期:1979一1983年間,因業界的經營方式缺乏正常的營運手法,形成業界不當的折扣,而為爭取各店的營業成效,造成市場一片混亂,終於在1980年7月1日,由新光、遠東及今日等百貨發起成立台北百貨綜合小組,主要目的是為協調業界取消不當折扣,追求市場正常化。

    外國技術合作經營的介入期1984一1986年間,在本期間東區商圈的興起,是日本百貨的經營理念與方法真正介入國內市場參與營運。

    轉型期:1987一1990年,中外合資的百貨導入市場,造成業界的震撼,但另一方面逐漸促使業界之覺醒,進而深入研究百貨業的經營理念和方法,並追求各店的差異性及個性化等。

    挑戰期:1991年以後,業界面臨的將是如何經營有限的賈場,創造無限成長的營業成績。以下就六個時期的演進史,說明如後。

    (一)初創期

      1970年以前,台北市百貨的興起。

    台北市發展早期大都集中在西門町一帶,主要是地緣關係,因為當時台北市商業活動集中在龍山區、城中區及建成區一帶,西門酊剛好是此一帶商圈的中心,順理成章一切買賣活動都集中在此區,如博愛路、衡陽路一帶之布行、銀樓及商店林立,所以初期百貨公司皆落點在此,如中外和南洋百貨的位置,就在目前遠東和力羈的中間區域。



    百貨公司紛紛引進舶來品作為號召

    初期百貨公司約在1965年左右成立,位置在中華路北側和漢口街的交叉點,今日百貨(峨媚店)成立於1968年,這是目前初期百貨店中碩果僅存的一家,還有人人百貨等,以上多為百貨歷史店,如果以今天百貨經營水準評斷當時的營運手法,大概應稱之大型綜合商場。

    因為當初百貨業的經營方法,即是百貨公司附帶超級市場經營的型態,所以延續至今的台灣式百貨業均屬此類型,而美、日百貨業則均是將百貨公司與超級市場分開,和台灣的經營模式不同。

    (二)成長期

    1971一1978年間台北市新增的百貨公司如下:

    遠東(寶慶路)1972年企業背景為遠紡企業集團。

    欣欣大眾(林森北路)1972年為榮民企業集團。

    遠束(仁愛店)1977年此店早期地下室為中美超市,也就是目前中興百貨,原芝麻百貨超級市場的發源處。

    中興百貨(長安東路)1978年現在為中興紡織企業集團所擁有,曾三度易主,由芝麻百貨一興來百貨)中興百貨。

    永琦(南京店)1977年採高格調路線以舶來品為號召。

    來來豐群百貨(武昌街二段),此百貨是豐群企業集團經營和萬客隆同一系統,原來來百貨是為國塑企業集團,此百貨公司在太平洋SOGO進入市場之前,是台北市第一家整個建築體設計符合百貨硬體標準的大樓,也是第一家自日本阪神百貨引進賣場規劃及經營理念的公司,在當時造成台北市百貨第一波震撼,影響往後百貨經營理念更向前進一步。如名店經營理念,加強服務人員的品質等,另外西區尚有國泰百貨、萬年百貨及新光獅子林。前半段時期拜經濟景氣之賜,各家營業狀況良好,但後半段因為惡性競爭,幾乎全部以折扣為促銷手法,就有如國外的折扣商店。只有中興、來來、永琦等百貨較有正常的營運。百貨公司的營運型態採價格訴求並非正常促銷,而百貨公司所銷售的是服務加上賣場氣氛的營造及商品的組合,才可取得消費者的青睞,不過至此尚未重視前衛資訊的提供。

    今日百貨公司是目前力霸南京店的前身。

    新光南西店是目前新光三越的前身。



     

    (三)整合期
    1979一1983年間,因為台北市百貨公司,成長期的後半段時間因市場的行銷已經脫離常軌,如不當加價、賣價不實、折扣不斷等現象層出不窮;例如百貨公司的超級市場就曾創下4.9折的最低售價,幾乎是虛本無歸的不合理促銷方式。百貨公司後來由新光、今日、遠東等發起成立一個綜合小組,扮演著協調、監督的角色,以防止百貨公司間不當促銷的惡性競爭。

     

     


    參考資料
    謫仙+網路




  • 2009-03-16 20:00:09 補充


    http://www.uijin.idv.tw/student/yzcc137/1997%E8%AA%9E%E8%A8%80%E8%AA%8D%E5%90%8C/%E6%9E%97%E6%98%8E%E5%8B%9B%E4%B8%8D%E5%90%8C%E5%A0%B4%E6%89%80%E4%B8%AD%E7%9A%84%E8%AA%9E%E8%A8%80%E4%BD%BF%E7%94%A8%E5%8F%8A%E5%B9%B4%E9%BD%A1%E5%B1%A4%E5%88%86%E5%B8%83.htm




  • 2009-03-16 20:00:36 補充


    我想知道百貨公司的購買年齡層

    以上網址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se77c036 的頭像
    rose77c036

    我不是胖 我只是骨架大

    rose77c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